根据教育部《小学
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小学阶段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
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
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
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
学习打下基础。据此,在小学
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说”的实际水平尤为重要。而当前我们
英语教学中
口语评测可以说是个薄弱的环节。一般的学校充其量是终结性或选拔性的
口语测试。如高考中
英语专业考生的加考项目(
英语口试),有些甚至是在高考结束后系统突训几天后仓促应试,而在
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似乎没有什么“说”(
口语)的评测项目。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
英语口语教学的形成性评测呢?
一、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目的
用现代外语教学评测的理论来说,形成性的外语教学评测(Formative Assessment),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状况(条件、过程、结果),为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提供支持。显然
英语口语教学的形成性评测就是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英语口语能力的评估,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就某些交流性主题或交往场面、情景进行合适的表述,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诊断,以利于他们的后续
学习。至于终结性的教学评测是指在教学结束后,为相关部门提供证明而已。显然
英语口语教学的终结性评测就是指在学期末或毕业时对学生
口语能力的综合评估。这并非本文理念,此处不必赘言,本文仅谈及形成性
口语评测在小学
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原则
(一)同步性原则
小学
英语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学生所学的
词汇、句型、功能项目都很有限,其语言输出的范围当然也只局限于其
学习内容,因此
口语评测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在“学中评测,评测中学”。而且
口语评测的“Topics”与学生所学教材要同步,内容相关。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实际能力,也为进一步
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交流性原则
在设计口试评测“Topics”时要着实围绕教材所体现的语言交流功能,切忌让学生像背诵课文似的口头表达。而是要确立正确的评测思想,明确评测的目的意义,进行科学地评测。老师要根据所学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交流场合、语言环境,创造出学生宜于萌生独特见解的氛围,来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
英语知识和
英语表达能力迅速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三)趣味性原则
小学
英语的
口语评测要避免枯燥、单调、机械性,尤其是在低年级更应该富有趣味性。其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类型的“Topics”,
口语评测的“Topics”内容要多样化,有难有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甚至有话还想说。其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
口语评测“Topics”,如“闯迷宫”,按迷宫中的规定、要求进行
口语交流,才能通过,直到出口等等。其三是教师平时
口语的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如
英语购物、对话表演、小记者采访等等,力争把
口语评测与平时
英语教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既熟悉,又乐于参与,消除
口语评测过程中的紧张心理。
(四)激励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特点,教师在
口语评测过程中,对学生付出的每一次努力,所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在接受评测中感受到成功与快乐。而且要把竞争机制引进
口语评测的过程当中去,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超越常规,敢冒风险,敢于猜测。让他们在刺激、鼓舞中尽情地表达,超水平地发挥。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从根本上摆脱对
口语评测望而生畏的窘态。客观上也对一些羞于开口的腼腆学生以激励和鞭策。
三、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类型
(一)练习型
练习型的
口语评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根据所授教材内容,按照语言交流的规律提供各种活动思路,交流场面,如展示一些图片、话题、角色,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交流思想。
(二)交流型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
口语评测,教师就更应力争独具匠心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适合小学生交流的情景、场面、引诱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地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而不是让学生背课文,背对话。也就是说教师的根本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形式
“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笔者认为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形式,可以是分散式也可以是集中式;可以是团队进行,也可以个别评测。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汇报或一至两组对话表演,课本剧的不同角色替换进行;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游戏活动;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如小记者采访,
英语购物等形式进行。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机会在
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的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把接受评测的外在压力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参与评测的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从根本上、客观上把学生从目前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这种经常有准备的
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中,学生接受
口语评测的心理负担减轻了,胆量也增强了。
口语评测其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再
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
口语评测形式还可以使语言
学习的复习效率大大提高,再说,这种形成性的
口语评测的实施也切实为终结性
口语评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更是学生自身的一次次
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总之,随着语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发展,
口语评测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评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将得到社会的认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对将来
英语口语教学,甚至对下一代人
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当然,教育教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将本页收藏到:
上一篇:实用英语口语:参观工厂之常用英语
下一篇:小学口语能力的培养